close

Dispositifs relais et familles : quels enjeux pour la réussite des élèves ?

Journées d'étude pour les dispositifs relais à Paris les 28-29 mars 2007

L'INRP centre Alain Savary organise deux journées d'étude pour les dispositifs relais  avec le 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le ministère de la Justice (Protection judiciaire de la jeunesse), les CEMEA, la FOEVEN, les FRANCAS et la Ligue de l'enseignement.

Mercredi 28 mars au lycée Buffon, 16 bd Pasteur, Paris XV, métro Pasteur (lignes 6 et 12)
Jeudi 29 mars au Foyer des lycéennes, Résidence Jean Zay, 10 rue du docteur Blanche, Paris XVI (ligne 9)

Le travail auprès des familles est partie intégrante de l'activité des professionnels des dispositifs relais. Ceux-ci mobilisent l'ensemble des acteurs autour du collègien pour l'aider à s'inscrire dans la dynamique d'un parcours de formation.
Les relations entre les professionnels et les familles sont un levier important de cette dynamique et leur complexité interroge.


這2天參加的研討會。INRP所主辦,針對「中繼機構」跟「家庭」之間關係,以及如何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

來參加的人數應該有一百人以上,以中繼機構教師、中學校長、教育員(助理)、地方教育機構負責人、大學教授等。大家齊聚一堂針對「中繼機構」與「家庭」之間的聯繫進行討論。
雖然主題在與家庭的聯繫,但實際上在分組討論時,仍有很多機會彼此交換教學、行政等各方面的心得。

心得還再整理當中,先把幾個重點記錄下來:
1. 教育員的職責其實就是家庭與學校、學生之間的媒介,然而有許多中繼機構仍沒有「正職」的教育輔導員。何謂正職呢?就是由地方教育單位(Conseil d'education regional)或青少年保護機構(Protection Juristique de Jeunesse:PJJ)所派發的教育員。而是來自職業轉介機構(ANPE)。當然,並非ANPE的教育員素質就一定低落,但是沒有「正職」的來的「權威」。以我所參加的中繼班(classe relais de Villejuif)就是上述的情形。

2. 從B那兒聽到,她說在La loire地區有一所中繼班是設立在「學校裡頭」。而且沒有分離的班級,只有一些課程才集合學生一起上課。這樣的情形和目前台灣的「高關懷班」很雷同。只是在這裡似乎只是一個「特例」。

3. 在法國,中繼教育機構是由「正式教師」來負責。也就是集合地方教育單位、社工機構、協辦學校及主要工作人員(老師)共同參與學生的訪談。以Villejuif為例,老師O是負責人(他只是第二年任教),和老師F一起規劃課程。而B則是教育員(輔導)。加上來自協辦學校的支援教師(英文、美術、歷史地理等)。然而,對於「新任教師」來說,他們最缺乏的就是「輔導」的能力。因為人手不足,所以老師勢必也要兼任輔導的工作,但是在「專業」上仍有不足。

衍申出來的問題就是:是否應該在甄選「中繼班教師」時進行條件限制?

地方教育單位及校長的回覆:有些地區已經進行2~3年,不讓「新進教師」去擔任此職務,也針對老師的能力要進行評估。

也有人反問「教師培育機構」,如何因應這樣的要求呢?一位負責人回答,他們在培育教師的過程中包含了「教師倫理」,包括老師要尊重學生、也尊重家長;

4. 最後一天的座談邀請了我的偶像「Elisabeth MARTIN」,因為我一開始就看了她不少文章,印象深刻的是造成中輟的原因最主要是國小升國中這一年的適應不良。此外,她也提到「國語」運用的能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關鍵,因為當學生無法理解老師上課的「教學敘述」時,他自然無法吸收、更別提有興趣了。
而她在研討會提出一個在會中大家都在談的觀念:把家庭視為一個「協同合作」的對象。
然而她一直無法理解這種「說法」。因為她認為不應該把家庭視為「協同合作」,而應該把家庭當作「無知」。學校、教師才是專業人員。
仔細想想為什麼她會批判這種說法?老師常認為家庭應該要負擔「教養」的責任,家長應該要理解「學校教育」的目的,進而輔助教師一同幫助學生發展其能力。這種想法沒錯,但是這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或「基本能力」。事實上,有太多的家庭根本不與學校或老師站在同一陣線,更別提他們能理解教育工作的目標何在。當老師對家庭這個「合作者」角色有所期待時,反而會造成許多實際上的落失與衝突。因此教師應該避免把家庭視為「合作者」的角色。甚至在「重新教育學生」時,也是「重新教育父母」。

以上,還在陸續整理,先紀錄一些印象深刻的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rek 的頭像
    shrek

    返航地球,做個幸福的地球人也不錯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