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undi, Le 15 mai 2006

連續二個禮拜的「長週末」,這個禮拜一終於可以恢復正常。
上週五跟Joelle討論在高中的參與觀察,由於已接近學期末,課程比較偏重於「準備」七月的大考,加上部份老師回到IUFM(師範學院)受訓,因此課程不如學期中這麼緊湊。
所以我跟Joelle決定一個禮拜維持二天的參與,其他時間就排給「中繼班」。
另外一個消息是,高中在下禮拜有為期三天的校外教學,第一天是安排「野外探險」課程(也就是山訓啦)~哈哈~我又可以去玩耍拍照囉,只希望屆時「老人腰」能撐著點!

回到高中的參與,在接受連續二週「中繼班」的「語言轟炸」,我回到Philippe的班級時,竟然抓不到他上課的內容啦~慘~
今天的課程除了我這個「外人」之外,還有一位「記者」參與哩~在上課之前我也從學生手上拿到一本雜誌,內容是專訪Joelle以及介紹Lycee Jean-Lurcat的理想。似乎這塊「蠻荒之地」還是慢慢的受到大眾的注意。
Philippe和Nelly帶頭討論今天的主題:參觀Les lumieres展覽的心得,學生們是我熟悉的那一群,或許是太多外人的參與,學生們的反應異常熱烈,小philippe和etienne等人和老師們的討論此起彼落,記者先生也不斷的捕捉每個鏡頭。
課堂結束後,老師們輕鬆愉快的步出教室~~

第二堂則是philippe獨角戲:公民課。而今天的主題是法律。Sam、Sophie、Leo這組年紀更大些,反應也沈穩許多,即使有一小段時間的「分心」,但對於P的上課內容及板書都能很「盡責」的完成所交付的工作。


下午回到「中繼班」,跟著Katia的腳步後頭踏入教室,按照慣例,老師已到齊,學生還缺一大半。
跟著WILL到外頭陪學生聊天,我藉機問Sabrina:「你預計什麼時候要回到原來國中?」
S:「我已經跟老師說過了,我希望下個禮拜就能回去!」
「啊?這麼快啊?你現在幾年級了?」我繼續問。
S:「三年級」
「那就是國中的最後一年囉~」「你覺得在這裡不愉快嗎?」我想瞭解她對「中繼班」的反應。
「一開始很好啊,但是後來就越來越無聊!而且這裡距離我家又遠,天氣這麼熱,我不要每天走這麼久。而且這附近根本連個像樣的人都沒有!我受夠了!」S連珠砲的說著。

果然中繼班抽離學校之外,雖然有避免學生受到來自內部壓力及拉力的影響,但也讓他們有被「孤離」的感受。
這是一種「心理作用」嗎?讓他們瞭解學校和「中繼班」的差異,反而會使他們更想回到「正常」班級中,而當他們有這個慾望時,是否也是一種「調整自我」的動力?

很可惜的,他們只是一眛的要求,卻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及思想,以他們的現狀,回到原校很可能還是一個受挫的循環。

這個禮拜採「跟學生」的方式,先避開「大魔王」所在的小組,我跟著Katia,Julien,Rafik上第一堂數學課。
坐在R旁邊,看著他操作電腦畫三角形,K和J雖然嘴巴咕噥不停,K更是髒話滿口,但是手上也沒停過。
而R,或許是他「程度」更好,對於這麼簡單的內容沒有興趣?所以他跟著步驟走二下,把手機拿出來傳個簡訊,再做二個步驟,又離開教室上廁所,到後來他比K和J整整慢了一大步驟。
最後我乾脆「撩」下去,引導他「耐心」的按照步驟來做,至少要撐過一堂課啊~

第二堂C的法文課,看著學生在休息時間結束後仍無法乖乖回到教室,老師們跟抓小豬一樣四處奔跑,把小豬們趕回「豬圈」後,還要有人看守著門口以免小豬又溜出來。
好不容易大家都進「大門」了,幾個學生又開始在幾個教室間流竄,時間迅速的流逝,我看C的臉色有著隱藏不住的疲倦及不耐,似乎已接近臨界點。

這堂課的內容其實很「單純」,先來個聽寫,在和學生討論「distanciation」和[implication」的差別。
可愛的K,在課堂進行中不斷的提問,而她的問題和課程一點關係都沒有,用法文說就是 n'importe quoi!
老師的年紀?結婚了沒?師丈的職業?
當然我也不能倖免!只能隨便幾句應付過去~

看著C和M在每一次上課的過程中都有耗盡心力的感受,就連上課前把學生聚集起來「警告」有關遲到行為的嚴重性。
學生們一有機會就插嘴反駁!要他們有「遲到」->「不好的行為」->「不能適應學校規則」做一個連結?太難了~殊不知這些都是影響他們回歸原校就讀的阻礙呀!

明天早上10點的課,你猜有幾個人遲到30分鐘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rek 的頭像
    shrek

    返航地球,做個幸福的地球人也不錯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