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的「訓話」生效了?
我今天依舊跟在K屁股後頭踏入教室,
但實際上我「遲到」了10分鐘,但是學生「們」都已經乖乖在教室裡頭了呢!

今天跟A、Y、S、AB四個學生,先上數學課。
課程內容跟昨天下午的另一組學生相同,把未完成的部份繼續做完。
45分鐘的課程,大致把幾個學生的反應紀錄下來:

A:雖然大魔神還是干擾上課的秩序,但一開始還算穩定,能跟著老師的步驟進行電腦操作,也盡責的抄寫板書。但是極度缺乏主動性,M老師不注意,他老兄開始唱歌、聊天、作怪、玩電腦接龍,下課前20分鐘,他幾乎只是坐著甚麼都不幹。極度缺乏主動性,需要老師「監視」下才能完成課程內容。

Y:穩定的進行課程操作,甚至依照前面的步驟推測出老師即將要寫板書的內容。整體作業是四個學生中最早結束的。SUPER! IMPECCABLE! 老師也努力的稱讚他!但是後來他提早結束,反而待在教室不安分了起來。由於程度比較好,使得老師們在照顧其他學生時,讓他反而逮到機會作怪。

S:從頭到尾沒有耐心,一直和老師吵嘴。其實他可以表現的很「正常」。但需要老師一直陪在他身邊「貼身指導」才有效果,若讓他獨自摸索,會發現他一碰到困難就立即放棄,缺乏主動性進行下一步驟。

AB:戴著耳機邊聽音樂邊默默的進行電腦操作,即使速度不快,但整節課並沒有影響秩序的行為出現。我覺得他屬於「起鬨型」的學生,若有別人帶頭起鬨,他則毫不猶豫的加入他們,否則他倒是很能安靜的參與課程。

老師M:訓話和訓導的語句很頻繁,學生對他訓斥第一反應都是「反擊」!最後容易形成老師和學生你來我往的情形。這是和C採取懷柔政策上比較不同之處。通常他可以壓制男學生,但處理女學生行為時反而容易更加混亂。

第二堂回到C的教室上法文。
A則直接被請到另外一間教室進行測驗。
原本以為少了A,課程會進行的既安靜又迅速,沒想到Y跟S卻爆發大戰!
「T'es gamin!」 「Non! T'es gamine!」
(工商服務時間:gamin,e  (N) : jeune enfant ou adolescent, familier;中文翻譯是頑童、搗蛋鬼、調皮鬼)
二個人開始開罵,互相罵對方笨蛋、搗蛋鬼,罵到最後開始建造一座隱形的牆,然後很愛演的說:「有牆隔在這裡,我聽不到笨蛋說話~」C真是又好氣又好笑,10分鐘之後,好不容易才恢復正常~~~

突發事件:結果在課堂結束前,老師的一個小問題,Y和S選一個答案,AB則選另一個,結果只有AB答對,讓安靜許久的AB像是進了致勝球般滿場飛奔歡呼........


心得:其實小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他們現在在競爭甚麼?競爭誰才能最早離開「中繼班」回到原來學校就讀。
所以一有機會他們就抓著老師猛問!但C說,其實他們只聽到前半部,但後半部的「條件」他們「自動過濾」,
意思是,即使時間到了,他們條件不符合,他們還是要在「中繼班」待到學期末為止。
真不敢想像若真有學生先離開之後,其他學生的反應會如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rek 的頭像
    shrek

    返航地球,做個幸福的地球人也不錯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