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情-無病呻吟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處女座終極完美分析】

都說處女座另類,雙重性格,甚至有點神經質,其實原因只有一個,處女座的一切都要隨自己外顯的性格而轉,姑且稱之為"狀態"。處女座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將 自己聰明、細膩、能幹、溫情、幽默、有內涵等優良品質完全外展,此時他們顯得如此完美,光芒四射,並且可以表現得非常外向、健談,容易與人打成一片(這本 非他們的性格)。而一旦處女座狀態不好,便會變成另一個人,甚至非常窩囊,一事無成,不過通常此時他們都躲避外在的干擾,所以讓人感覺有點間歇性自閉症) 因為同為水星守護,所以處女和雙子一樣善變,但雙子善變的是心思,處女善變的卻是情緒。

很多時候處女座要面對很多實際的瑣事,這時的處女座便不得不在冷中面對周圍世界:要麼說話做事很不自然,有做作的痕跡;要麼便極度冷漠和被動,對誰都不理不睬。其實處女座很清楚自己現在的樣子,但他們無力改變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能選擇瘋狂地逃避一切。

他們想的是:與其很不自然地面對你,尷尬地和你說些無關痛癢地話,或是因和平時反差太大而被人說成表裡不一,性格怪異,還不如先躲一陣子,等調節好了以後 再出來。所以,在與人交往中,他們只會和不得不交流的人(實在躲不掉)或是完全陌生的人(反正無所謂)交談,而和熟悉的朋友反而疏遠。

所以.你在他心中地位越重,他躲得你越遠。特別是戀人.

而且,大家都知道處女座的人有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所以就有了所謂的\\"處女座的人最喜歡若即若離\\"。原因很簡單:他只想給你一個最好最完美的自 己,而不願讓你看到他無助脆弱的一面。所以請記住,有時處女座對你冷,絕不是你說錯做錯什麼,這是他們正常的生理現象,他們只是不想讓嚴寒和冰霜傷害了你 (可事實上這種做法已經傷害)。不必難過,因為他們在乎你的話,他們的內心比你還要難過、自責和內疚!他們所能做的,只希望快點調整好情緒,回到你的身 邊。

正基於以上兩點,處女座有時便會表現出非常另類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他們的性格也很多來源於此:不喜主動,不善交際(也可以熱情,只是今天熱了,終有一天會冷的),不愛表現,不喜拋頭露面(萬一哪天情緒無法把握狀態不好時,豈不大失臉面),諸如此類。

關於"潔癖"——並非處女都有潔癖,很多處女座並不愛乾淨,但卻要求整潔,他們更多的是井然有序,不喜歡別人破壞他們所整理和佈置的"完美"格局。處女座更多的是有精神潔癖。一旦觸碰到他們精神上的禁區,嚴重時會表現得歇斯底里。

關於"花心"——一般說來處女座絕不花心,忠誠是他們的代名詞。異性關係多很可能是他們需要確定一個好人緣和自己有魅力,來反擊那些普遍觀點。一旦找到心 中真愛,他會呵護你一輩子,只要你能給他安全感,他永不背叛,心中眼中唯你一人。尋花問柳,紅杏出牆這些事與他們絕緣(一是責任感所致,二是怕麻煩)。

關於"聰明"——不似雙子靈活機巧,不像水瓶創意非凡,也不是天蠍的那種計畫周密,處女座更多體現的是智慧。細膩、理性、好學加上十二星座裡一流的洞察力 和最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處女座想不聰明都難。沒事少在處女座面前信口開河,隨意撒謊,很多偽紗他們一眼便能看透;也別跟他們玩什麼心計,你玩不過他們的。 處女是那種可以把你賣了你還得向他道謝的類型。沒事也少跟處女座辯論,他們沒理也可找出理,甚至找出不止一條理來。處女是永遠不會吃虧的。

關於"單純"——處女座很純真,但絕不單純,他們內心複雜得讓人難以想像,很多不經意的事可能都是他們精心佈置的。處女座也總在純潔和好色之間徘徊,這一點最難說清。不過他們真正的內心是極其善良的,
寧可自己苦也不願傷害任何人,心靈如水晶一般晶瑩剔透。

關於"幽默"——都說處女座冷若冰霜,缺乏幽默。多和他們接觸吧,你會體會到什麼是冷幽默,什麼是真正的幽默,而並非品位低俗的搞笑。

關於"遲鈍"——別看你和處女座說某些提議時他們半天才反應過來,在你說好的一瞬間,他們腦子裡可能已經轉過五六個你這項提議會造成的後果(通常是消極後果)了。他們總是想得太多,絕非想得太慢。

關於"自私"——處女座的自私覺不是獅子的那種惟我獨尊,也不是水瓶的以自我為中心。處女座正因為是無私的,所以顯得自私。(能夠理解嗎?)因為處女不想傷害任何人。

關於"逃避"——由於處女座性格上的因素,他們通常會顯得壓力很大。當週遭的事物已無法掌控,或是自己的情緒無法調節好時,他們會瘋狂地逃避,墮落自己, 這種狀況通常對別人無害,卻是傷害自己,讓所有愛他們的人感到心碎。不過不用太擔心,過一陣子他們自己會好的,他們天性的自我批判精神很快便會起作用。處 女座一般不會徹底墮落,墮落前可能都已留有餘地,只是在等待著希望的來臨。甚至有時墮落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關於"內涵"——處女座有涵養這一點是肯定的。在成長中不斷吸取教訓,不斷學習,取人之長來豐富自己的內涵。因為他們感覺到情緒無法把握,而這些是自己可以踏踏實實做到的,將來一定有幫助。這是他們所追求的完美主義目標。

處女座就是一個表面神秘到難以琢磨,說穿了卻又很簡單的星座。最接近神的人?可能吧,處女座喜歡這樣
來標榜自己。因為他們確實有超凡脫俗的一面。他們的內心接近了神,可是身在這個世界,不能不食人間煙火吧,所以必須得戴著一個面具活在這個世界上。

處女座喜歡和人說些曖昧的話,對心儀的對象卻不好意思表白。
處女座希望別人瞭解自己,卻又只將能公佈的那一部分對外展示。
處女座是最有責任感的人了,可很多時候卻害怕承擔責任。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遊戲規則
A. 被點到名字的要在自己的博客裏寫下自己的答案,
 然後去掉一個你最不喜歡的問題再加上一個你的問題,
仍然組成20個問題,傳給其他8個人,
 列出其他8個需要回答問題的人的名字,
還要到這8個人的博客裏留言通知對方——你被點名了,
被點名者不得拒絕回答問題,"完成遊戲的人將會永遠得到大家的祝福"(這是最可怕的詛咒)。

B.這8個人要在自己的博客裏註明是從哪裡接到的,
 並且再傳給其他8個人,讓遊戲繼續下去,不得回傳。
 被點到名字的人將會得到大家的祝福,並且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雖然說「完成後會得到大家的祝福」,但是開始回答是經過ines女王威脅暴力恐嚇的成果....
到底,這樣的問題能提供我們什麼驚喜呢?一起來看看吧

   1.你認為分手後的男女朋友還能做普通朋友嗎?
理論上是可以,實際上卻不可行。

【分析:這個問題很明顯就太籠統,如何定義「分手」這二個字呢?有人和平分手,理解互諒,那當然就可以。另一方面,若是已經到了潑硫酸才能善終的地步時,還要雙方握手言和,那是無稽之談!所以此題目只是一個針對現任戀人考驗信任度,跟前男女友根本無關!】

 2.最近最鬱悶的事?
經濟拮据無法隨心所欲的計畫未來生活

3.遇到喜歡的人,你是勇敢表白還是默默關注?
  當然是勇敢表白! 我對ines的小姪女阿貝都是直接告訴她,「你好可愛」。她也不吝惜的給我一個擁抱~

4.最喜歡哪裡的什麼美食?理由?
     台灣/好吃多樣,又油又香

5.說出點你名的人的3個優點(不可刪除題)
重義氣,家庭觀強,敢愛敢恨,有責任心,體貼,任性小俏皮    
 
    6.最想珍惜的人/ 事是什麼?
  我的家人朋友以及未來的家人

7.你現在最想擁有的是什麼?
  博士學位和教職

8.你的夢想是什麼?
能在教育的領域有所發揮,改善教育制度

9.最具意義的一首歌


10.到戲院看戲時遇到最討厭的事情?
椅子太小,看到爛片

11.上班時快遲到了還踩到一坨大狗屎,當下你會說 / 做什麼?
Shit~~~詛咒狗主人

 12.如果時光能倒流10年,你能改變一件事情,你會作什麼(或者什麼都不想改變)?
改變家人的決定

13.最近很投入、熱衷從事的事情?
   婚事! (惱人ㄚ)

14.接下來最想去旅行的國家或城市,爲什麼?
有歷史的古城,我喜歡歷史,充滿故事~

15.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最想居住在哪個國家 / 城市?
  法國鄉下或大陸內地

16.如果可以,在無壓力的情況之下您想生幾個孩子?
    2個 (看黃哥嚕~畢竟需要他的幫忙~哈)

17.你喜歡的消遣是什麼? 
運動/攝影

18.舉一例你如何向最親近的人(或朋友)表達愛意的方式?
    給她一個驚喜

19.如果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話,最想要做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
室內設計/家永遠是最重要的地方

20. 愛人跟被愛哪個幸福?
  當然是被所愛的人愛

點名?啊~~~我沒朋友ㄋㄟ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把「為何要結婚」這五個字拿去咕狗一下,
可以查到1,710,000筆資訊
這或許是未婚、已婚、適婚、不婚、離婚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吧。
所以,只有一百七十萬筆,似乎低估了呢。

從學術層面來探討,婚姻的意義代表些什麼呢?
Quote from wikipedia:
婚姻传统上是依一定的法律倫理風俗宗教信仰的規定所建立起來的一种人际关系,通常与爱情性行为有关。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婚姻是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夫妇关系。但是其它形式的婚姻也存在,如某些地区宗教允许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从法律意义也言,还存在同性婚姻。通常,婚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和根据,是家庭成立的标志。

很無趣的解釋吧。
那來幾個有關的俗語:
美國人說:「婚姻生變,總在床第間」
已婚者說:「婚姻只不過是一張紙」
玩家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台語俗語更多......

男大當娶,女大當嫁。
女大不可留,強流必為仇。
姻緣天注定。         
姻緣五百年前注好好。
一夜夫妻,百世恩。      
一日夫妻,百世緣。
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    
嫁著緣投夫,三日無食嘛輕鬆。
嫁著讀書夫,床頭瞬,床尾香。    
嫁著做工夫,日出日入才見人。
嫁著做田夫,一半臭土獻,一半臭水獻。    
嫁著做檣夫,無閒同好梳頭鬃。
娶著好某,卡好做祖。    
一個某,卡好三個天公祖。
娶一個老婆好過年。    
娶某取德,娶妾取色。
娶著歹某,卡慘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鈷。


舉了這麼多例子,對我來說,婚姻又怎麼去解釋呢?
說穿了,就是對愛情的一個負責任的態度。

「愛」很簡單,2個人相識,或許因為聊得來,或許因為個性像,興趣同,
所以,漸漸的,彼此互相靠近。
從來不覺得「我愛你」這三個字有多難出口,但是,我漸漸懂了,
不敢說出口的人,或許才是真正瞭解這三個字意思的人。
對二個人來說,是否相處愉快時才有愛?那吵架呢?那意見不合呢?是不是腦海中就浮現:媽的~煩~我不愛了!
是的,如果我一直對愛情態度這麼膚淺的話,或許我真的不適合踏入這個領域。

但是,這一切似乎漸漸在轉變,
自從遇到妳之後,對於婚姻的枷鎖有了憧憬。
當開心時,希望你第一時間能與我同樂
當煩惱時,希望安慰的話語總是妳先說。
當忙碌時,妳總是與我同憂
當空閒時,充滿你我的快樂回憶。

對於未來,我們有共同的期待,或許,有些期待過於遙遠,有些期待過於困難
但是,就如我一直說的。「期待是促使我們繼續往前的原動力」
不是「向左邊,向右邊」一般的反方向,而是手牽著手,肩併著肩的邁步向前

或許又有疑問,「為甚麼是妳?」
之前我也對著別人說:「我愛妳」
我也和別人一起憧憬未來,期待未來,
為何妳才是真實?那別人都不是嗎?
還是,這又是一次的YES OR NO的遊戲

其實答案很簡單,也不用擔心過去的我會影響這一切,
因為過去對我來說,不再有意義,未來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
因為妳的心牽著我的心,我們有太多的相同點,我們也有太多的壞毛病。
我會犯錯,也總是惹得你氣嘟嘟,淚漣漣。
但更多時候,我們像小學同學一般,你刺我一下,我拉你一下,那種天天都想在一起的念頭
不是刻意勉強,就是自然的把妳當成另一個自己一般,就是要同時存在這一個空間。
我知道,你討厭我每次惹你不高興,卻老是笑嘻嘻的在你面前裝瘋賣傻
你曉得嗎?我們的空間裡沒有2個人一起生氣的權利,所以我要先說:對不起。

如果說,婚姻是包著浪漫的毒藥,那我願意一口吞下,因為我知道
未來的世界,絕對有著喜怒哀樂,我們絕對可以吵的天翻地覆,
但是,不管是哭,是笑,是喜或是悲,
不能變的,就是我和妳,一起渡過。

Dear INES, 我要娶你為妻,你願意跟我共組家庭嗎?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est-ce que tu voudrais te marier avec moi?

希望這句法文沒有錯誤....

至少.別笨笨的MARRY寫成MERRY......

這就像是用中文說:「你願意夾給我嗎?」一樣好笑吧.......

浪漫到掉渣的一刻

我很爭氣的把它搞成了笑點  這  這紀錄可是會跟一輩子的ㄟ....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ourquoi vous ne restez encore un an en France?」 這是偉大的老闆在我離法前一天送我的一句話。

不過,按照我的時間表,我也該乖乖的回台灣進行研究

畢竟,消耗的金錢與時間已經累積的不少,再不啟程,下次又不曉得要等到何年何月....

離法前二個月,我幾乎天天都以圖書館為家

令人詫異的是,法國學生也真是超級認真

每天都可以看到滿滿的學生埋頭苦讀,書上堆著大本大本的參考書,尤其是法律、醫科的學生為最

而我每天就扛著二本厚厚的論文,然後固定拿取架上那本書(足足過了一個月我才有辦法換書...由此可見K書速度之慢啊)

原本天真的以為,過了二個月的「神仙生活」(早上2杯咖啡、中午簡易餅乾、晚上5E的Kebab)我可以恢復輕盈體態

沒想到最後一週的密集Party轟炸之下....嗚....我把回台灣頭一週可以大吃大喝的quota用掉啦


從五月底我就開始賣家具雜物,期間也讓興煥先搬了不少,

八月我則努力的打包裝箱,幸好得到Evonne的提醒,讓我得以省了將近150E的運輸費用

直到解約前的一週,我終於把房間清空,恢復當初租屋的整潔。

想想,我也在那裡住了整整2年的時間,雖然沒有優美的窗景,但是完全寂靜的環境也是巴黎少有,

離開前特地跟門口的雜貨店小弟以及隔二週報到的洗衣店老闆娘道別,

也抽空打了一場籃球,跟相處許久的球友們道別

於是,我寄出11箱總計175KG的空運,攜帶44KG的行李返回台灣

這絕對不是「學成歸國」!接下來的一年可能比在巴黎更緊迫更難熬

回來第一週已經排定一堆事情,拜訪國中輔導主任、向文教處申訴獎學金事宜,自行處理貨物報關,還要物色台北縣的套房...


不曉得為甚麼 我對於抽離生活的感受並沒有這麼明顯

反而我就是很自在的融入另一個原本就屬於我的生活

只是  在夜晚醒來時  會不禁問自己......我現在在哪裡?

Et ouais, je suis rentré définitivement à Taiwan, où je vis et profit toujours.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傍晚,搭地鐵準備返家,腦袋裡還在盤算前一晚買的豬絞肉要怎麼料理....
車子停靠在一個大站,下車的人數不少,趁著空隙鑽到窗旁的位子
順手抽出厚厚一本書....別想太多,書本其實是方便發呆的工具....

正在翻閱前一次的段落時,眼角餘光瞄到坐對面的那位大男生,
手上拿著張考卷翻來翻去的看著...
好熟悉的感覺
就像我們每次考完試之後,都迫不及待的拿著「解答」核對自己的答案....那種緊張的氣氛....
而考卷角落有幾個大字引起我的興趣:「Concour Externe」(這是要成為教師的第一關考試)註1。

闔上我的書本,揮揮手吸引他的目光

短短的十分鐘

跟他閒聊一些參加考試的經驗,
跟他分享我所認識的老師所聊過的法國教育
跟他談新進教師老是被分到ZEP(教育優先區)中任教的無奈
跟他聊聊我在做什麼研究....不過他顯然不大懂,沒辦法,他還沒進去這個「世界」

看他略顯激動的講話態度
看來今天他的表現應該不錯~

「這真不是個考試的好時間不是嗎!」我說。
「啊?什麼意思?」
「現在不是正在復活節假期嗎?」我進一步說。
「啊~對啊~~沒關係,我的假期從今晚開始...」瞭解我的意思後,他笑著說。

到站了,我站起身。
伸出手跟他用力的握了一下
「加油!祝你幸運!」送上我的祝福。

希望他能在數千人中脫穎而出
接下來的,才是更大的考驗....

腦海裡浮上在Pasteur國中認識的數學老師,
滿臉鬍渣,手撐著頭,坐在我對面,身旁高分貝的地鐵噪音
他無奈的說:「教了十幾年數學,我現在反而不會數學了~~」

註1:法國師資培育可以參考台灣駐法文化組的整理資料:法國師資培育體系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博士班最基本的,就是每個月一次的論文討論會。
討論會的舉辦模式是否每個系所一樣,不得而知。
不過10大教育系的論文討論則各個研究室各自帶開。
我所在的「學校危機研究室」老師們比學生都還認真,
除了出國訪問外,幾乎都是全員到齊!

理論上,每個博士生都要針對自己的論文發表一次「演講」。
第一年時,我還記得我排在五六月的時候,
但是之後沒人盯著就不了了之~

這次可躲不掉了!
老闆一個月前就吩咐我把東西寫好,然後她親自「訂正」!
接著我要準備我的「小演講」,她建議用powerpoint~呵呵~~
心想,只要簡報做的詳細,我就算講中文他們也會懂吧~
當然,這僅只於心裡想想而已。

前天大老闆按照慣例,發E-MAIL給每個人說明這次的討論會項目,
其中並沒有我的時程,心裡暗爽了一下~但是手邊卻不敢停,
往好的地方想,這次若沒輪到我,至少我又多了一個月的時間修到更好。

時間到了,煙也抽了好幾根,肚子只有中午吃半碗的泡麵。
今天又是全部到齊坐的滿滿~前面先由幾個「前輩」跟「新生」簡單報告,
我看著電腦有點「失神」~手心不自覺得冒汗~
這可是我第一次在公眾面前用法文報告!老闆跟大老闆都在,而且老闆很在意我的表現跟其他人對我的評價。
塞了二顆口香糖,就在無意識的咀嚼行為下,我似乎慢慢冷靜下來。
手也不冒汗,腳也不晃動了~
迅速的整理投影機跟資料後,按照慣例要先「自嘲」一番~~
「開始之前我先要向大家抱歉,接下來的10分鐘要請各位忍受我的法文~~」(有點冷的場子~~~)
趕緊進入主題~~

我報告的主要是我的研究進度跟方向,包括研究方法跟觀察場域。
雖然有稿子在面前,但是我還是不時抬頭兼顧「觀眾」的反應,
簡報在介紹台灣教育制度跟中輟生現況時,則即席發揮一下。

大概過了20來分鐘吧,終於把我的場子結束。
老闆按照慣例又要出來說:「第一次跟這個學生見面時,我一句話都聽不懂他說什麼!」
其他老師跟學長問了一些問題,我最怕的J大老闆(因為他講話超快,而且愛開玩笑,超愛用隱喻!!)(註)
則談了一下他所知的日本教育跟英國教育,以及台灣教育的現況。

(註:J大老闆其實是嘴賤,我也是啊!只是我不會用法文嘴賤:S  有一次我參加討論會坐在旁邊,他經過時就說:「你都坐角落,一定是因為台灣也是個"離島"的關係~我能理解~~」(三條黑線= =|||)
今天則有一個新生加入,J大老闆說了幾句話後,那個新生耳朵大概紅了3分鐘之久~ㄎ~~所以要習慣嘴賤的J大老是新生必修課之一)

好啦~該來的已經來過了~~
評價還不錯~至少沒給老闆丟臉~~
反正現在用法文溝通的問題主要在於字彙量跟結構~
膽量的問題已經被老皮所克服了~噗~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ntroduction

1.1 Origine de la recherche


De nos jours, en Frqnce et à Taiwan, l’école pour tous, accessible à tous est obligatoire jusqu’à 16 ans en France, jusqu’à 15 à Taiwan.

Pendant longtemps, l’école pour tous a été une revendication utopique. Elle est devenue une conquête sociale, un droit arraché, c’est une chance enthousiasmante qui promet plus de justice, plus de promotion sociale de société démocratique.

Mais, aujourd’hui en France comme à Taiwan, l’école obligatoire passe parfois auprès de certains élèves rétifs comme une contrainte lourde. Certains se résignent, d’autres non à rester captifs au sein de l’école.

Mon objet d’étude porte sur ces élèves d’être décrocheurs et les moyens de les rescolariser à une formation.

Pourtant, les conceptions traditionnelles taiwanaises dans l’enseignement visent à ce que tous atteignent un niveau d’étude supérieur. Toutes les fonctions éducatives (cours, pédagogie etc.) sont orientées vers cet objectif. Concernant le cas des décrocheurs, se pose la question de leur volonté et de leur droit à ne pas poursuivre leurs études ainsi que celle de leur propre avenir professionnel et social sans qualification ni diplôme. C’est pourquoi, chercheurs et éducateurs à Taiwan attachent de plus en plus d’importance au décrochage et il existe une documentation scientifique et pédagogique sur ce thème. Le gouvernement prend aussi le problème en considération afin de lutter contre ce phénomène scolaire qui se transforme en phénomène social et donc en problème social.

Selon la statistique annuelle du 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de Taïwan, le nombre de décrocheurs est aujourd’hui environ 10000 élèves qui quittent le système éducatif sans qualification avant la troisième année (dernière année) de collège vers l’âge de 15 ans. On entend officiellement par « décrocheur », tout élève qui ne va pas à l’école sans demande de congé au moins pendant trois jours. On entend également par cette expression tout élève sans inscription au moment de la rentrée scolaire.

En France la question du décrochage est également à l’étude depuis plusieurs années : la massification de l’enseignement secondaire a mis en évidence qu’un nombre trop important d’élèves quittent l’école sans formation ni qualification. 8 % des jeunes sont dans ce cas. En fait, le terme de « décrochage » semble même être le nouveau nom sous lequel on a tendance à désigner l’échec scolaire, au moins au collège et au lycée, parfois même à l’école primaire. Le décrochage et la déscolarisation, tant comme expérience scolaire de certains adolescents sont par les chercheurs considères comme des analyseurs de l’intrication de la question scolaire, de la question sociale et de la question urbaine.

Imaginons un élève de moins de 16 ans, qui a quitté son collège sans avoir de diplôme, et qui est resté à la maison sans rien faire, deux ans après, lorsqu’il a dépassé les 16ans, s’il souhaite revenir en classe, il aura beaucoup de mal à réintégrer le système, car très peu des établissements l’accepteront, même s’il a retrouvé son goût d’apprendre ou s’il manifeste le besoin d’obtenir le baccalauréat. Je me pose la question : pourquoi ne pas accepter les jeunes qui ont commis l’erreur de quitter, ou tout simplement, n’acceptent plus d’en être prisonniers ?

Les raisons de quitter l’école sont nombreuses. Les raisons du décrochage sont multiples. Différents auteurs ont écrit là-dessus, je voudrais ici présenter l’analyse de J. Jeffries McWhirter. Il s’agit d’une analyse systémique nommée « arbre à risques » (at-risk tree). Il interprète et d’arrange les facteurs différents de risque de décrochage autours de l’allégorie de l’arbre : la terre est comme l’environnement ; la racine est comme la famille et la scolarité ; le tronc est comme le caractère personnel. Toutes les raisons du décrochage scolaire sont comme les éléments composant l’arbre. Certes, ces sont les jeunes qui ont décidé de ne plus aller à l’école, mais nous ne pouvons les considérer comme seule responsable. Il faut distinguer entre décision et responsabilité. D’où notre devoir de leur proposer une 2e chance. C’est la raison principale pour laquelle dans cette thèse, je me propose de travailler à l’articulation entre la prise en compte du réel (le décrochage scolaire existe) et son nécessaire dépassement (le raccrochage est possible).

Je me propose donc d’explorer les différents modes de prise en charge et de dépassement du décrochage en France et à Taiwan.


1.2 L’état de la recherche     

Quant au devenir des décrocheurs, j’ai découvert qu’il existait des structures spécifiques. On distingue ainsi les classes relais réservés au moins de 16 ans et les dispositifs innovants pour les plus de 16 ans. Grâce à ma directrice, j’ai eu l’occasion de rencontrer professeure Cypora Petitjean-Cerf, enseignante de la classe relais d’Arcueil, et j’y faisais trois mois consécutifs de stage, participais à leur classe, leur cours et à la fois, observais et transcrivais tous ce qui se passait dans la classe. En même temps, j’effectuais également un autre stage dans le Lycée Jean-Lurçat où je me suis intégré aisément et me focalisais sur le Lycée Intégral dont les élèves sont plus de 16 ans et ont envie de continuer leur passage scolaire.

En revanche le décrochage scolaire à Taiwan, je vais m’intégrer dans le dispositif spécifique, soit la classe d’attention intensive du collège, soit la classe privée  organisée par la confrérie. Ces sont des réseaux relatifs pour les décrocheurs moins de 16 ans : sous la couverture de l’obligation scolaire. Nous n’avons néanmoins pas le même dispositif spécifique pour les jeunes plus de 16 ans. Dans cette condition de l’approche comparée asymétrique, les données du lycée intégral ne se montrent pour établir la structure de comparaison, mais pour interpréter et réfléchir les situations à Taiwan.

La comparaison ne sera pas aisée, compte tenu des différences importantes de culture et de tradition pédagogique ; néanmoins, elle me semble pertinente. C’est ainsi que, réfléchissant sur la situation française, j’espère avoir en retour des éclairages sur la situation dans mon pays ; De même, je pense que l’approche taïwanaise de ces problèmes peut intéresser le public français dans la mesure où elle ouvre des perspectives différentes dans la compréhension et la gestion du décrochage.


1.3 Méthodologie


Ma recherche sur le terrain

Au cours de ce séjour, je vise à participer à plusieurs cours en rapport avec la problématique des élèves en difficultés. De plus, j’effectue des recherches documentaires, des observations et des recherches sur le terrain concernant les structures pour raccrocheurs, leur fonctionnement et leurs méthodes pédagogiques. Enfin, je mènerai une observation participante informelle et des entretiens formels et informels avec des enseignants, des éducateurs et des élèves concernés.


L’approche d’observation

Chercheur en l’éducation comparée, Michael Sadler, disant que les facteurs considérables hors l’école sont autant importants que ceux au sein de l’école, donc nous ne pouvons ignorer cette conscience lorsque nous effectuons la recherche sur le système éducatif. Cependant, j’effectue mon observation non seulement au sein de la classe, mais aussi autour de l’activité et l’événement concerné dedans et dehors l’école.

1.3.2 L’approche comparative

        La valeur essentielle de l’éducation comparée dans le système éducatif est non seulement de découvrir un outil ou une stratégie pour transporter d’un pays à l’autre, mais aussi de connaître profondément son esprit essentiel du système éducatif par rapport à leur culture, leur société et l’ordre républicain, et plus, nous réfléchissons en revanche de notre système éducatif en trouvant le défaut et le moyen d’amélioration. Donc, l’objectif de cette comparaison est de saisir les variations au niveau des pratiques éducatives, de les interpréter à travers les modèles relationnels et les normes éducatives. Pour l’étude comparative du socio-éducatif, certains chercheurs aspirent à l’élaboration de grilles d’analyse et d’information commune, applicables à différents pays. Néanmoins, il paraît impossible d’élaborer une grille d’évaluation unique pour les pratiques éducatives en dispositif spécifique des différents pays, dès lors qu’on veut tenir compte des différences entre les références idéologiques qui orientent ces pratiques. En effet, une des objets de départ de cette recherche est que la construction des relations éducatives est largement dépendante des normes et approches auxquels s’identifient les enseignants et les éducateurs.

Mallison, V.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4th Edition. London Heinemann.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跟老闆碰面,她還是維持一貫的作風,
想到什麼就立刻拿起電話聯絡。
於是禮拜二我跟「學姐」Veronique以及老闆三人進行討論。
討論的內容主要是「人種誌研究」(la recherche ethnographique)
因為V學姐做的論文是「透過RAP來研究青少年和地區社福中心的相互關係」
而她扣除了「前置作業期」及「後期整理資料」,整整花了二年的時間在裡頭進行觀察研究。
她分享了進行這研究時所有的心路歷程,從研究者角色、研究方法、遭遇的困難、資料的蒐集及整理等,
期間她不只一次強調研究者需成為「家具的一部分」,也就是讓被觀察者習慣研究者的存在,進而忽略。
而對於參與觀察的部份,研究者角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我跟她提及曾經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英文老師的能力造成班級的混亂,作為一個觀察者是否有「義務」主動反應這個事實進而改善它,抑或等候事情自然的發展?我老闆說我應該要跟主任反應,但V學姐認為真正的研究是不應該干預事情的發生。
其次,觀察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研究者需紀錄教室內及教室外所有的活動,所有值得觀察的細節。而這個「值得與否」就是靠不斷的經驗累積而成。我們不需要紀錄每一句話,但是要針對眼前發生的事情詳實的描述下來。紀錄的形式也非常多樣化,甚至用畫圖的方式。她說,每次離開時,就在地鐵裡立刻把今天的觀察草稿進行整理。
而為了求得更詳細的觀察紀錄,研究者應該要能做到如此的參與程度:開門時抵達,關門時離開。

其實,當初我就是想進行這樣的田野調查,希望能更深入的瞭解在此中輟生教學機構裡所產生的能量。
然而,如果按照嚴謹的人種誌研究來看,我目前的作為還距離很遠!至少,光參與的程度就不足夠。
其次,如果我真要進行此研究的話,勢必無法按照當初的研究計畫來比較台灣及法國二地的差異性為何。V學姐說得好:那就寫二本論文啊~(我從椅子上跌落了~哈~)
這裡就涉及老闆的意願,因為她很想從我這裡瞭解台灣中輟生的教學及現況。若我選擇更深入法國中輟機構的話,台灣那邊則必須要放棄!(雖然她也說,目前還沒有人在法國針對這樣的機構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
如果,我繼續走「比較研究」的路線,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光是台灣及法國二地的樣本數不足,需要增加第三地,可能是德國,或是加拿大。但這涉及到資金問題,我必須要自費才能前往第三國進行資料蒐集。

V學姐則認為,我要選擇一個自己想要的方式(à mon aise)
我則認為~我的屁股又卡在二張椅子之間啦~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知道「危險心靈」這個故事,還是在欣賞王建民在大聯盟比賽時看到公視的自家廣告。
鏡頭前幾位青少年用著屬於他們的語言,向大家推薦這部影集:「xxxx超帥的啦!」 「不看就瞎掉了」
當然也有幾位「斯文型」的,語重心長的告訴大家:「這是一部屬於我們年輕人的影集,說出我們心中想說的話.....」
於是,我對它有了印象。

再次見面,是上台北找信鴿時,和貴婦們選了間停車場前的咖啡廳:「93巷人文空間


寬敞的空間,明亮的視線,利用簡單的植栽把空間與水泥叢林隔開,滿室開架新書任人取閱,一整個就是「充滿藝文空氣」的世界~而我在裡頭不搭調的聊八卦、談鬼神,口乾之際,找本書來讓自己喘口氣,與「危險心靈」二次相遇。

捧著書揮別貴婦們,在回新竹的路上埋入侯文詠的所編織的世界

三十年前我是一個國中生時,我覺得周遭有很多不合理事情,可是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國中生,一點能力都沒有。
四十歲的時候,我變成了一個作家。因為不願意讓那個當時曾有的心情就這樣消失了,我決定作一點事情,於是我開始著手創造了謝政傑,以以及關於危險心靈的故事。危險心靈小說出版之後,儘管有很多人看了故事受到感動。可是我一個人的力量,一、二十萬讀者的力量仍然還是單薄的。

以謝政傑看「聖堂教父」為開端,名師「人情班」,課後補習等學校教育「陋習」,家長、媒體、教育改革、政治力介入等社會「慣象」。一開始主角謝還能以「天真」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這年頭真的變了,連大便都可以趕蒼蠅」,這是謝對於網咖老闆竟開口要他多讀書的評語。
但是從事情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後,家長、學者、政治人物、中輟生、好學生、好老師,2股力量都在不斷的擴大,也不斷的拉扯。侯化身為謝,把多年來所觀察的教育現象,借用一名國中3年級的軀體,吃力的搖擺著大旗,聲嘶力竭的吼出積壓數十年的心聲。

其實由這短短五行是無法形容出我對於此書的深刻印象,
不僅僅是主題和我從事的「中輟生」相關,
而是書中所描述的種種,是不是曾經在我們青澀的歲月中,有好幾次也想像他一樣,鼓起勇氣釋放出來。

真正的學校教育應該允許學生可以隨時中輟,當他想回來上學時再繼續,而不是規定什麼受教年齡,修業年限。

站在身為子女的角度,父母都太急躁。小學畢業之後,一條專屬大道已經幫你舖到10年之後。柏油像是新舖上似般平坦,兩旁的路燈排列整齊,不分晝夜的散發光明,黝黑的路上,一個彼直的↑像隻無形的手推著自己。在明亮的燈光照射下,四周益發昏暗不清,感覺自己連走在道路的邊上都覺得罪惡,遑論是離開柏油路面去踩那未經整理的石頭地呢!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一整天被這三樣程式搞得昏頭轉向,事情要從昨天開始說起....

在圖書館繼續看著教育通令準備三月的研討會時,
晃上暫時討論區看看有無新會員加入,
加上前一晚為了讓首頁不那麼擁擠,便把「最新通知」的部份刪除「最多人瀏覽」的框架。
結果帳號登入卻發生錯誤,這下子心涼了一半~還沒撐超過一個月的論壇終於再度掛點。

晚上的寫作課接到一通「語焉不詳」的電話留言,
原本以為是vivian幫我約文化組的差事有回音,
回家的火車上再次接到電話,原來是一位不熟稔的朋友來詢問「網站」
因為他一直無法連上網站,以為是發言失當而遭管理人員「懲處」...
第一、他怎麼曉得這個網站是「阿派」小弟我架的?
第二、看來「前朝遺毒」實在太深,許多人發言都會加一句「希望沒有觸犯站規」,有規則大家來遵守當然是好事,但是太嚴苛也實在嚇跑不少人。

回家後嘗試了許久,我自己的帳號無法登入,也就無法進入後台管理區把資料備份
討論區的文章回溯了好一陣子,時間跟篇數都出現錯亂,一個月大家的「痕跡」就這樣抹滅啦

原本想一勞永逸,在自己的電腦上安裝伺服器、資料庫和討論區
但是我對於「基本架構」的理解實在極為有限(對我來說都是一堆火星符號罷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教學一步一步安裝起來。
首先把Apache伺服器裝好(之前為了轉網址就已經先安裝過了),但是修改之後,該死的網址又連不上首頁~失敗~
其次,最恨的就是MySQL這個鬼東西,重複安裝了四五次之多,但始終無法成功讓其啟動,
找了許多相關的討論區,搜尋各式各樣的教學文章,像是PHP大本營的「竹貓星球」,論壇架設的設計團隊「Discuz」,甚至在孤狗上爬了不上數十次,除了眼花撩亂之外,就是不斷重複安裝移除。
後來在「綠光森林」這個討論區看到許多的教學文章,總算讓我有一線曙光,
把Apache,MySQL,PHP,phpMyadmin等程式都安裝,也按照教學裡頭的說明修改細部的設定,
唯獨那該死的MySQL還是不肯動!!!
後來我發現我的Apache和MySQL在windows的「服務」列表中都各有相同的執行程式,
研判是當初安裝「綜合版本」時,移除不乾淨造成系統一直卡著這兩項執行指令。
Apache還好,但是MySQL就麻煩了,因為後續的安裝都需要用到資料庫名稱,而原本存在的指令使得
我的安裝都卡在最後一步「無法啟動」!
搜尋regedit找到不少「遺跡」,不管三七二十一砍了許多,但也沒見改進...
好吧,後來在安裝MySQL5.0.17時便把資料庫名稱改為MySQL4,這下可好,真的就通過測試啟動成功...

總算,到了這一步,基本伺服器所需的程式都有了...
進入phpadmin管理系統時,第一次輸入root進入,修改密碼,第二次卻出現錯誤...天天天殺得....
難道要我重新再來安裝一遍嗎? 有無辦法把密碼修掉重新登入?
或者把舊有的mysql指令移除,讓我可以用此名稱安裝?

這些問題都還沒解決...
我又回到FREE內建的phpadmin裡頭把一些多餘的指令刪除
(其實是為了在原地架設xoops環境,另起爐灶)
一直卡在「執行中」的一個指令(cdb_members)仍維持原狀
(我懷疑是有人使用了中文名稱來當會員,其中有個字系統不支援而出現錯亂)
猛然發現裡頭有「修復資料庫」的指令....噹~噹~

後續情形就不贅述了,修復之後論壇重新恢復正常,不過仍有些文章無法正常顯示,篇數和時間也錯亂,
東挪西改之後,趕緊把資料庫備份起來,以後要規定自己一個禮拜固定備份一次才行。
就算網站垮了,資料還有辦法「借屍還魂」~


以上就是拉里拉雜的網站修復過程
期間Xocial也運用其設計長才把醜不拉幾的首頁給更新了,現在我們有又震撼又有設計感的首頁囉。
在此一併感謝~

言至於此,雖然來看的都是熟人,
但我還是想藉機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學會在我剛來的時候的確給了我許多機會來接觸「形形色色」朋友,
不論是「學術」、「酒肉」上的朋友,更有許多活動來幫助我們接觸法國社會,
這樣的立意和做法都是絕對正面的!
儘管和其他國家,甚至法國其他地區的同學會比起來,做的還不夠「周全」,
但是他代表的除了「服務」之外,還有一種「向心力」才是~
至今同學會已經停擺好一陣子。卻沒有人願意出來提醒「會長」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更嚴格的來說,是「不成熟」的處事態度!
但是更多人擔心此時出面會被扣上一頂「企圖當會長」的帽子,老實說,我也怕~
我相信,現在我「多事」的架了這個網站,背後一定也會有人這樣看我,不過我不在乎就是了~
臨時網站成立至今,同學會方面仍然沒有人願意出面,甚至「打聲招呼」都好。
雖然討論區掛著「留法同學會」的名義,但我仍引頸期盼會長能早日出面...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人願意做,但是當我們承擔了這個責任,
不只是對這個團體負責,而是對整個關注的朋友們負責
大家都有嘴會說,卻沒有手來做,很嘔我曉得,
但是當我們擺著給他爛,影響的不是一人二人,一天二天,
當初要把網站架起來的用意就是如此,聚集人心要花上好幾星期,但要流失一天就夠了!

只是誠心希望同學會的「活力」不僅能恢復「往日情懷」,更能「擴展」而不是「內縮」~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J'ai le cul entre deux chaises
白話的說就是屁股還沒決定該坐哪張椅子

自從跟MME. Barona聊過之後,我們一致覺得我的指導老師之所以緊張的原因
是在於我手邊的事情的確都在進行,
然而她無法明確的掌握細節,所以會很焦慮。
而我決定發一封文情並茂的電子郵件,
完整說明我手邊的工作,包括Blog和我成立的中輟生資料蒐集網站(方便我整理資料用)

而在剛剛,我在十大圖書館買了鮭魚塔及一杯咖啡,打開電腦收個E-mail時,
看到她的回信。

內容跟我之前寫過去的完全不相干。

『seriez vous d¹accord pour aller faire un séjour d¹études dans un cadre universitaire à Berlin sur les écoles alternatives pour décrocheurs ( ils parlent tous anglais) , l¹année prochaine ?
J¹ai jusqu¹à la fin de la semaine pour participer ou non à un projet franco-allemand de financement d¹échanges d¹étudiants , ils payent bourses et voyage』

看完之後,我傻在當下,
老師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去"德國"進行實地考察,而這個計畫有提供獎學金補助。
只是這個SEJOUR是一個月?還是半年?還不曉得....
一個機會在眼前,但是否會拉長我留在法國的時間?目前情況渾沌中,有待進一步確認。

各位看官,請不吝給點意見吧~


附註:跟老師通完電話後搞懂了。她說有個交換計畫目前正在規劃中,
而她這邊可以派一名學生過去,相對的德國那裡也會派一名學生來法國
可是這計畫是否能夠實行,目前還未知!細節也還沒開始規劃
只是她需要先有實際人選給德國方面,所以就拉我去啦~
可能是明年、後年才有機會,至於交換時間一個月、二個月不一
我繼續努力充實我的實習和我的法文寫作吧XD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一張薄薄的紙
記錄著八年來的點點滴滴

這是由學校發的博士證書。
那時候聽學長他拿到證書後,便很興奮的問他這張紙長得什麼樣~
後來學長便把他掃描給我,讓我有幸可以享受一下博士證書的成就感

不過,聽說更正式的是由教育部發的博士證書。
只是申請到手的時間還要一段等候時間~~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跪著爬向您的靈前,大伯拿著香交到我手中

原本路上還跟阿虎談笑著想像該不會要拖著行李背著背包爬行的窘樣

原本以為跟您不是這麼親近,感觸沒這麼深,

才發現您原來仍藏在我心中,難以忘懷,

擒著淚水,咬著嘴唇,想讓它別輕易落下﹒﹒﹒

 

在13個小時難熬的行程中,吃飽就睡,睡醒又吃,

屁股因為久坐而痛的不得不站起來走走,

長榮的電視系統擺的老高,使得堅持坐救生門旁的我,只能仰頭看到脖子發酸﹒﹒﹒

心不在焉的看著電影打發時間,

當看到這部:I am David (送信到哥本哈根),

即使撐著發酸的脖子和隱隱作疼的臀部,卻也讓人不捨得離開視線。

看到最後一幕,逃離集中營的小孩最終和母親相遇,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那種情感,總是在內心深處,隱藏的連自己都不容易察覺

當不小心觸動到,才猛然發現它不但存在,也這麼深刻

爺爺您慢走~

2005年3月5日凌晨獨自守靈有感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路用的人>
作詞:張震嶽 作曲:張震嶽 編曲:張震嶽

每天我醒來在床上就在發呆
我的腦袋跟天花板一樣空白
昨天在幹嘛 明天要幹嘛

我的靈魂 似乎不在我的身上
唉呀 未接電話那麼多
我想 狗屁事也非常多

好希望這是一場夢
可以讓我輕輕鬆鬆忘掉很多
哇咧幹 怎麼可能會是一場夢呢

我很自由 可是沒有工作
是一種痛苦的自由
我在ㄍ一ㄣ什麼 我在怕什麼
也許自由是我逃避的藉口
誰能夠告訴我 我哪裡做了錯

反省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可是我到最近才慢慢了解
笨蛋 這兩個字我常常罵別人
現在 我只會罵我自己
我了解自己嗎 不知道
都已經幾歲啦 還不知道
這幾年 用盡所有力氣
試著證明 跟別人不一樣
懶覺啦 我的白痴自信和白痴驕傲害了我
女朋友也跑掉 我還懷疑他媽的她跟別的男人上床
原來問題出在我這裡 我沒聽她說 她心裡面的話
我真的好想她 但美夢已不再

我很欠罵我是傻瓜 我好辛苦失去方向
我在懷疑我在忍耐 我在等待我在幹嗎
我很欠罵我是傻瓜 我好辛苦 來 跟我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度日如年哪 支離破碎的生活
我就像是沒靈魂 在街上晃呀晃
像一灘死水 一種絕望的感覺
沒有多餘的眼淚來可憐自己
沒有人陪我 寂寞的街上
霓虹燈閃耀 它似乎在笑我
喔喔喔 哈哈哈 無路用的人
一起唱 一起唱 一起唱
啦啦啦啦 無路用的人
==========悲傷的分隔線=================
就在前天吧
第二天去CFILC上課
出門前記得把自己的MP3隨身聽戴上,免得坐地鐵又無聊到發慌
4號線還是得坐20分鐘左右,乾脆找個固定位子,雖然我習慣坐門邊,空間比較大
但是人一多就要起立罰站...
腳上攤開的是Nouveau Lycee這本生澀看不大懂得書
拿起來硬啃當作消磨時光
偶爾偷瞄身旁來往的行人
觀察人一直是我的樂趣...呵呵...

這張專輯聽的不下十數次了
雖然都沒有認真的聽歌詞,但熟悉的旋律一來,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打著拍子
而那天不曉得為什麼,突然把精神集中在音樂上
很認真的聽著這首歌的歌詞
聽著聽著,眼淚就噗噗的往下掉
現在的我,很徬徨,也很失意
雖然人在人人稱羨的國外唸書
但是那種壓力是只能自己努力面對的
我曉得,這種壓力每個人都有,大家也都是要面對
只是都放在內心深處,不敢挖出來吧

手忙腳亂的掏出太陽眼鏡
在擁擠的巴黎地下鐵裡
有一個帶著墨鏡聽著耳機卻猛掉淚的呆子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ouveau An


2003的最後一天,時差七個小時
下午五點前給家人致電
算是彌補沒辦法在她們身旁一起跨年的缺憾
晚上去Karl家作客,打算一起去香榭里舍大道感受一下巴黎的倒數
十一點左右到達香榭里舍,六個台灣人神色慌張的隨著人群前進
畢竟聽多了"前輩"的耳提面命,說什麼此時的巴黎陷入無政府狀態啦
巴黎人都躲在家裡,會出來倒數的都是外地人或年輕人、遊民...etc
每年都有搶劫、偷竊、破壞等等的案件發生...
有一點倒是挺真實的,在此時耳邊傳來的盡是些聽不懂的語言..= ="
原本計畫到一間蠻有名的Buhda Bar渡過跨年,不過看到價目後六個人一致改變主意(一人要價50歐@@"),繼續隨著人群往前進吧..
從電視上看過紐約時代廣場的倒數,也看過台灣獨特的演唱會倒數...
巴黎的倒數計時變成有點漫無目的,到處都是一群一群的人
或坐或站,一個個小團體旁若無人的嘻笑怒罵
但至少有個共同點:酒不離手...四處可見破碎的啤酒瓶,整個香榭里舍瀰漫著酒臭味.....一點也不"香"...
另外一個群眾聚集的地方,就是放煙火。這可不是國慶煙火般的盛大
也不是台灣鹽水蜂炮般的刺激...這煙火甚至比有些人家中秋節在自個兒家裡後院放的還寒酸,幾個笛音炮,幾個蝴蝶炮,就引起四周的驚呼聲,好一點的來個小型天女散花,讚嘆聲已經不絕於耳了...看得我是臉上三條黑線不斷...
還記得有次過節,巷口的小販自費買了一堆煙火,他放的煙火大概就幹掉整條香榭里舍的規模了...國情不同 =.=
最後,在糊裡糊塗中,四周的人紛紛開起香檳,Bonne annee聲此起彼落...
原來是2004年來了....Mon Dieu...真是無趣...
更慘的是,走回地鐵站的路上,群眾似乎更紊亂,鞭炮亂丟,大聲叫囂
只看到可憐的警察來回奔波,他們大概是整條大道上最不開心的人吧..呵呵..
所以嚕,"前輩"的話還是有其份量的,不過下次還是要推薦第一次來巴黎跨年的人去感受一下(這種無聊的活動怎麼可以自己獨享呢...嘿嘿...)

2004的清晨,六點天還全黑的時候
昏昏沈沈的出門,準備去機場接老師的機
心裡想著第一天就這麼命苦,這個年以後可難過了...
果然,在回程等地鐵時馬上應驗,地鐵因為事故誤點快一個小時...
好不容易等到車,攤著睡眠不足的身體,硬撐著眼皮聽老師滔滔不絕的說故事...
一個回頭,哇.....降雪啦.....巴黎在2004年的第一天下雪了....
白靄靄的雪從迅馳的車廂旁飄過...
原本的疲憊已經被這美麗的雪景給喚醒
有幸能目睹新年的第一個美景,第一時間的降雪...
看來,這個年應該沒這麼難過吧...

Bonne Annee a Tout le Monde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