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e dispositif relais est-il une mise à l'écart ou une réelle nouvelle chance?

這其實是我研究的核心問題:到底中繼教育是提供學生真正的一次新的機會?還是僅只能把他們隔離出團體之外?

Journées d'étude pour les dispositifs relais 23 et 24 septembre 2008
Dispositifs relais : quels effets pour la réussite des élèves ?
Le centre Alain Savary organise deux journées d'étude pour les acteurs des dispositifs relais


上個月底舉辦了一場為期二天的研討會,主題就是針對中繼教育,針對幫助學生重返校園有何效果。

由里昂大學區及Alain Savary中心所舉辦的為期二天針對中繼機構的研討會,其中之一便是其研究成果的發表:中繼機構的路徑 (Le passage en ateliers relais)

Myriam Chéreau et Éliane Debard,參與此研究的學者指出,大部分參與中繼工作坊的學生以五年級(小學的最後一年)居多,學者並指出三大研究方向:
1、    教育系統:在學校發生了些什麼?在家庭中又發生了些什麼?
2、    專業實用及人際關係
3、    學生的體認:其歷史、未來計畫及責任感

☆    此研究結合了教育科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跨學科的研究,針對中繼機構進行審視,研究認為,中繼機構提供了學生自我重建的時間及空間,讓他們得以在另一個環境“休息”,然而機構本身必須遵守「義務教育」的原則。

☆    中繼機構的目的在於避免學生提早脫離教育體系,恢復學生在校園中的人際關係,幫助他們再教育、再社會化。

☆    研究問題:「中繼機構到底是隔離處置還是真的能給予他們再一次(最後一次)機會?」

☆    是否真的能讓他們重新喚起學習動機?怎麼幫他們追上課業進度?

☆    對學生的觀點:此研究強調學生們退縮的態度、自我防衛、各種藉口,然而學生們的「才能」絕不僅僅是我們所見的如此。事實上,學生們在接受中繼教育之後的進步有目共睹:學習意願增加、瞭解他們自我需求、改善與成人的相處關係、正面的態度並相信老師。此外,學校和中繼班之間的合作、討論及準備學生回歸等,需要一定強而有力的聯繫。然而,在學生返回原校之後,原本的改善或許會持續下去,但是同儕的影響很容易輕易的摧毀這些進步。

☆    對教師的觀點:教師常常不瞭解或刻意忽略這些學生在決定「中斷」學業之前的惡劣狀況,當學生遭遇困難或決定放棄之同時,也是反應了教師能力不足的缺失。

☆    對中繼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對於在中繼機構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他們扮演著媒介者及陪伴者的角色,所有的策略及幫助都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上。然而研究發現,中繼機構和傳統校園間存在著一個緊張的關係,即使他們的專業性都被認可,但是教育邏輯的差異,使得他們之間存在著一條圍籬。(仍有為數不少的教師不認識中繼機構或不瞭解此機構的任務及工作為何)

☆    研究結論:
    一個更為系統的處置中輟教育的方法,此方法應要讓所有教育人員都能瞭解。
    在學生中輟之前,能先預防在班級或校園中出現的危機。
    透過共同合作來幫助學生重新建構學習動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rek 的頭像
    shrek

    返航地球,做個幸福的地球人也不錯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