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高等教育起源甚早,18世紀初期便有大學分科的基本形式,1893年確立了現代大學的架構。而當代法國大學的架構,基本上是源自於1968年學運的結果。已跨入21世紀的今日,在歐洲整合的潮流及面向全球競爭力的風潮下,法國高等教育是否仍能自傲於其悠久歷史下的獨特性與專業性?
事實上,在1999年由29國共同簽署的「波隆納宣言」 (La déclaration de Bologne)之後,法國高等教育體制為因應配合歐盟教育區域統合,並促進其高等教育之國際競爭力,在文憑名稱、修業年限及學分授予方面採行改革措施。
而在法國高等教育開始靠向歐洲整合之後,如何提昇大學及大學生在以「歐洲」甚至是「全球」為單位的競爭下嶄露頭角?2007年8月1日新通過的「大學自治法案」中,針對當前法國的高等教育之結構、大學本身之權利及財政自主化、大學生能力與競爭力之提昇、促進大學與國際間學術及學生之交流等方面進行改革,期許在五年後能將法國大學提昇至兼具「質」與「量」之水準。
在法國一向自負其本身悠久文化歷史的背景下,原本屹立不搖的城堡是否能繼續聳立在不斷新建的新式高樓之中?法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是順從國際潮流,還是將本身的優勢散播向國際?此為本文將探討的目標。
關鍵字:法國;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