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質疑,為甚麼中輟生的「補救教學」只能兼顧到行為層面或心理層面,
明明他們都是智能發展正常的孩子,只是因為學校內外的不良經驗影響了他們。
為甚麼他們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而達到一般「安於現實」孩童的水準呢?
在參觀台灣幾個中輟補救教學機構時,看到他們花了很多力氣在精神輔導、行為矯正,
課程的安排不是「國文」、「英語」、「數學」,
而是「生命」、「探索」、「輔導」。
我曾認為,在接受這些課程之後,他們還是沒辦法回到原來的學校就讀,程度上得落後勢必使得他們再次受到挫折的打擊。甚至為他們可惜,我們並沒有辦法做到「教」「輔」並重的程度。
但是在中繼班待了七天之後,我猶豫了。
教輔合一,這在「制式」課程中很難以呈現。至少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無法表現。
當學生在課堂中咨意作怪,而老師們使盡力氣把他們「壓」回座位時,時間已經流逝,
在雙方筋疲力竭之後,學生們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氣喘吁吁的老師們,等著明天另一回合的開始。
所以,我看過不少透過非制式教育對於中輟經驗補救的相關研究,例如透過「夏令營」、「音樂」、「合唱團」、「青少年的RAP」等等方式,這些都在提醒我,這些學生既然不適應傳統教育的框架,我是否還要繼續抱著框架不放?
問題似乎回到:如何把「生命」「探索」和「國文、英文」綜合呈現?
以法文課為例,他們只坐的住3分鐘,那我們只能押著他們撐過40分鐘?
還是透過其他方式來呈現?
甚至,把法文課丟在一邊,讓他們探索自己、重新瞭解自己?
我又想起國中老師曾提及的經驗。她說他們的高關懷班上曾有一位熱心的英文老師,對於如何提昇孩童的學習動機的努力不遺餘力,她舉個例子給我聽,帶著學生們去麥當勞點餐,只要學生能用英文點完餐,老師就請客。
但是,最後那名老師放棄了,詳細的原因我記不清楚,還要再問問看。
以上的矛盾,對於還在進行的研究幫助不大,因為我並沒有個「理想式」的方法可以帶給他們,
甚至像是我的學姐Veronique她直接「介入」來探究效果。我能帶給他們甚麼新的東西?
- May 24 Wed 2006 21:10
矛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