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Vendredi, le 10 mars

課程名稱:Sciences humaines

顧名思義,這堂課為人文科學,所涵蓋的課程廣泛,端視老師決定端什麼菜出來。今天這歷時一個半小時的課程,Anne和Philippe端出的大菜是:『從羅馬時代到現代』。好個經典菜餚啊~
二位老師的課程進行的搭配上非常流暢,在進行主題能適時的彼此互補。當Anne在講解時,Philippe就在黑板上寫重點提示。反之,當Philippe講解時,Anne能注意學生的反應,適當的給予回饋。
回到課程內容,二位老師把這麼長的一段歷史分為四大部份:羅馬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及現代。而每個時代又分別以三個主題貫穿:宗教、政治與文化。藉此讓學生了解足以代表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改革或發明,老師則在講述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的答案。舉例說明,在文藝復興時代結束之後,宗教的發展已大致定型,而在進入現代之後,宗教發展上與前期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此時台下的學生一片鴉雀無聲…Anne則進一步說:『你們想想,在我們國家(法國),宗教上最大的特色是什麼?』在一連串的引導之後,學生終於找到正確的解答:『政教分離』(Laicié)。

課堂觀察:
教室內總共有九名學生。然而在課程進行中比較常回答問題,參與討論的只有Julié et Tabatta二個女生。
Julié:會嘗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但有更多的時間去反駁、挑戰老師所提出的說法。例如談到國家主義開始出現時,她把吉普賽人挑出來挑戰老師的國家主義。
Tabatta:參與的次數很頻繁,但是動筆的次數較少。她所回答的東西感覺比一般學生廣泛許多。
Margot:戴著耳機偶爾應答個幾句。
Philippe:似乎不喜歡回答問題,我發現他即使曉得,也轉頭小聲告訴Julié,然而Julié再出聲回答老師。(Philippe好像幕後操盤者,答案對了他就滿意的點點頭,若不對他則聳聳肩,更甚者,答案太離譜時他也會加入取笑的行列。但這答案卻是出自他手~典型的『低調不承擔對錯』學生)。
Sophie:初時還能加入討論,後來她明顯的快趴在桌上。
Morgan:依舊維持不發一語的上課風格,但她很認真的做筆記。
Sam:後半節課直接趴在桌上,即使老師叫了他幾次,但沒多久又趴回桌上。
Asong:參與的程度最低,從頭到尾沒動幾次筆,也很少出聲。剩下時間幾乎都坐著睡著。

在課程內容方面,學生在政治方面所參與的程度較低,大部分回答是羅馬時期的元老議會制、法典等,到後來的國家主義、憲法等內容則較不了解。
宗教方面,或許是國情的關係,大部分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也能回答老師們所提出的問題。
文化方面,老師提問在某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家、音樂家、畫家,學生們雖然回答的很踴躍,但大多屬於『嘗試性錯誤』的回答,不過學生們認識的作家名字倒是不少,有許多我甚至沒聽過哩。

後記:
我在課後趁著Sophie向Asong展示替媽媽買的內衣的空檔,我問他們對這堂課的想法。(因為我知道Asong很明顯的提不起勁)Asong說他喜歡歷史,覺得還不錯,只是下午上課太累人,所以他很想睡覺。Sophie則說她不喜歡歷史,更別提政治相關的內容。
我試著問,如果用其他方法上課呢?例如,影片、圖片或音樂?Sophie回說,這的確比較有趣。

一個半小時的課程,老師從羅馬拉到現代,在課程進行中,我覺得更多像是在『檢視』學生的程度。至於學生不了解的部份,老師僅能在黑板上很系統的記錄下來。但是記錄下來之後,學生對於實際內容並無深刻的體驗,就好像『隔靴搔癢』般,輕輕帶過,沒辦法太過深入,因此也難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幫助記憶。更別提那些只有『人』在教室內,『魂』卻飛到雲外的學生。是礙於課程內容及時間限制,所以老師必須在一堂課中完成一項主題?這樣大範圍且『傳統』的教學,是我在這裡較少見的。而我相信這對於學生來說也是較排斥的方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rek 的頭像
    shrek

    返航地球,做個幸福的地球人也不錯

    shr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